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”这是宋代辛弃疾在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中对元宵节观灯场景的描述。元宵节以“闹”著称,逛花灯、猜灯谜、放烟花、吃元宵、走月桥、舞狮子、踩高跷等,好不热闹,将春节期间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。
元宵节,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,相传是汉文帝为纪念“平诸吕之乱”而设。扫除吕氏家族的势力后,汉文帝正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登基,值得纪念,因此汉文帝大赦天下,与民同乐。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,皇帝都要出宫游玩,张灯结彩,以示庆贺,象征吉祥如意、繁荣昌盛。后来,司马迁创立《太初历》时,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。
“元宵到,花灯俏”。逛花灯无疑是元宵节的头等盛事,早在隋唐时期便已金吾不禁,城门彻夜不闭,开始盛行元宵赏灯,火树银花,满城璀璨;到了宋代增至七夜,更是通宵达旦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、歌舞升平;到了明代,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元宵节延长为十夜,几乎家家走桥,人人看灯,更是应了唐寅那句“有灯无月不娱人,有月无灯不算春”的说法。清代的民间灯会依旧壮观,灯火精巧、多彩。
猜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的一种文字游戏,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,有谜格24种,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。清代顾禄在《清嘉录》有云:“灯一面覆壁,三面贴题,任人商揣,谓之打灯谜。谜头皆经传、诗文、诸子百家、传奇小说及谚语、什物、羽麟、虫介、花草、蔬药,随意出之。”猜中者有奖,奖品有巾扇、香囊、果品、食物等,谓之“谜赠”。对于些许难猜的灯谜,明末清初钱谦益发出了“猜残灯谜无人解,何处凭添两鬓丝”的感慨。
在严守城乡之隔和男女之防的古代,元宵节期间,女子“三步不出闺门”的禁锢也被打破,才子佳人邂逅约会、一见钟情的场景频频上演。在某种程度上,元宵节也成了传统社会的情人节。
那么,元宵节为什么要吃“元宵”呢?根据史书记载,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五代,那时称这种食品叫“面茧”或“圆不落角”,用糯米做皮,其中夹糖馅,与今天的元宵相似,后来因为是在元宵节吃的特定食品,干脆就叫“元宵”了。尽管这种特定食品在北方被称作元宵、在南方被称作汤圆,但其发音均与“团圆”音近,取团圆和美之意。在月圆之夜,全家人团团圆圆、和睦幸福,畅想美好生活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元宵节,活动种类越来越多、活动内容愈加丰富,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、耍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。这个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,不仅盛行于神州大地,就是在海外不少地方也经久不衰,深受海外华侨华人欢迎和喜爱。(张诗淇)
(责任编辑:于阗)